在涛声灯影中遇见“知音”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20:25:36 52915

  【一线讲述】 

在涛声灯影中遇见“知音”

讲述人: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品牌宣传部工作人员 周丹

  常有人问我:一艘船如何承载一座城的知音记忆?又如何让长江的故事漂洋过海,走向世界?涛声

  我们的答案是——以江水为纸,以文化为墨,灯影内外交困网在文旅融合的中遇浪潮中,用“知音”这个跨越国界的知音情感符号,搭建起武汉与世界对话的涛声桥梁。

  《知音号》是灯影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汉为蓝本、在“知音号”轮船上上演的中遇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。它包含多个舞台、知音一百余分钟的涛声穿越之旅和上百位鲜活的人物,活现武汉当代文化。灯影

  长江是中遇“知音号”的“天然舞台”,更是知音内外交困网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“文化长廊”。但真正让剧演“活”起来的涛声,是灯影我们的观演模式——观众不再只是看客,而是成为故事的一部分:在甲板与演员共舞,在船舱与角色共鸣,这种“沉浸式在场”让长江文化不再是静态的陈列,而是可触摸、可对话的生命体。

  为让海外观众能够听得懂武汉的文化之声,我们设计了“听见知音号”小程序。它以四种语言为导览,用“共情美学”跨越语言壁垒,细腻解读着武汉大码头文化的深厚底蕴;此外,我们还联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国际观众专属礼遇,形成“文化体验—政策便利”的双向赋能。

  在长江上,“知音号”与来自全世界的知音对话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们曾在“知音号”欣赏“武汉之夜”,他们赞叹“这是最惊艳的夜景”。外国媒体记者曾在“知音号”领略什么是“真实的中国,美好的武汉”,他们说:“在这里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程度。”

  凭栏远眺,两江四岸的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,我常想起百年前长江上的轮船载着货物与世界往来。今天,“知音号”所摆渡的或许更为珍贵,那是文化自信的力量,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诗意与温度。

 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:“在‘知音号’上,我触摸到了长江的心跳,也听见了武汉对世界的轻声细语。”这,或许就是我们追求的知音文化跨越山海与国界——不是迎合,而是共鸣;不是输出,而是共享。

  (光明日报记者王建宏、张锐,光明日报通讯员刘欣然采访整理)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3月26日 05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本文地址:http://xinyu.vastlyrics.com/html/30c5299917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2025年首次“中国好人榜”发布

非洲动物大迁徙通道遭游客阻塞引担忧

无视特朗普压力 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

葡萄牙北部发生森林火灾 居民游客被紧急疏散

甘肃民乐:食葵迎来收获季

友情链接